什么是可行性研究报告?
可行性研究报告(简称可研报告),别名可行性分析报告或可行性报告(根据地区不同,各地发改委也称为项目建议书、项目预可研报告等),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(投资)之前,双方从经济、技术、生产、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、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、研究、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。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、项目是否可行,估计成功率大小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,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提供科学依据。
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用途包括但不限于:
- 发改委项目立项:作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,发改委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核准、备案或批复,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。
- 银行贷款: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评估时,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。对于某些国内银行,该报告需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。
- 资金申请: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时,往往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。
- 招商合作:用于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,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、投资方案合理,并提供竞争分析、营销计划、管理方案、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。
- 境外投资:涉及境外投资的项目,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审批和决策的重要依据。
- 企业决策:为企业内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,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预期效益。
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- 明确研究目标与范围:确定研究的具体问题和目标,界定研究的边界和范围。
- 资料收集与分析:通过市场调研、文献查阅、专家咨询等方式,收集项目相关的资料和数据,并进行整理和分析。
- 方案制定与比较:基于分析结果,制定多个可能的实施方案,并进行比较和评估,选择最优方案。
-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:对选定的方案进行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,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、社会效益等。
- 风险评估与应对:识别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,评估风险对项目成功的影响程度,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。
- 报告撰写与提交: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整理成书面报告,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撰写和提交。
可行性研究报告具有科学性、客观性和系统性等特点,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。在编制过程中,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,以及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。
创建时间:2024-08-08 16:28
넶浏览量:0